- 崔会芳;李前树;
在Torres-Vega和Frederick(简称T-F)量子相空间的理论框架下,将波函数表示成相应的极化形式,给出了量子相空间中的含时Schrdinger方程的另一种等价表示形式,并且利用这种方法数值求解了自由高斯波包在相空间中的演化行为,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讨论,以期用这种方法探索更为实际和复杂的体系在量子相空间中的演化行为.
2008年05期 No.103 297-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秋丽;杨新国;宣中旺;刘霄;卓立;
将N-2-(2-羟乙氧基)乙基-4-肼基-1,8-萘酰亚胺与水杨醛缩合得到一种新型席夫碱化合物N-(2-(2-羟乙氧基)乙基)-4-(2-羟基苯甲醛腙肼基)-1,8-萘酰亚胺(Ⅰ),对化合物Ⅰ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研究发现,其表现出特殊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双重溶致变色效应,可作为荧光分子探针获得应用.对化合物Ⅰ在不同pH值的乙醇水溶液中的光谱性质进行研究,发现该化合物不仅表现出酸碱变色行为,而且具有质子调控荧光分子开关功能及化学荧光传感器特性,有望在酸碱指示剂、分子开关和化学荧光传感器等方面获得应用.
2008年05期 No.103 30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娜;孙世铃;刘春光;陈徽;仇永清;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d)方法对含吡啶配体的过渡金属(M=Cr(0),Mn(Ⅰ),Fe(Ⅱ),Co(Ⅲ))配合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进一步结合有限场(FF)方法,计算其二阶NLO系数.结果表明,吡啶配体和中心金属原子之间的配位键键长随中心金属价态升高逐渐减小,增加吡啶配体的共轭链长度使极化率变得更大.共轭桥的增长有利于分子内电荷转移,对应体系的二阶NLO系数较大.
2008年05期 No.103 307-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润玲;李家乐;牛东红;
分离缢蛏肌肉组织,液氮磨碎后,用3种方法提取线粒体DNA,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线粒体COI基因PCR扩增产物鉴定所提取的线粒体DNA.结果显示OD260/OD280均在1.69~1.85之间.高盐沉淀法提取的线粒体DNA量最多.
2008年05期 No.103 312-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任群翔;翟玉春;白玉红;葛欣;郭丽;
用壳寡糖与硝酸钕反应,制备了壳寡糖-钕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从IR和XPS的测试结果可知,Nd3+与壳寡糖上的氨基N和仲羟基O配位,形成壳寡糖-钕配位聚合物。通过电导率研究其配位数,发现Nd3+可与壳寡糖的4个链节单元配位。根据以上的实验可推定中心离子Nd3+与壳寡糖4个链节单元上的氨基N和仲羟基O结合,形成八配位的壳寡糖-钕配位聚合物。
2008年05期 No.103 316-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中谱;张军;刘金祥;尤龙;莫建雷;李建鹏;
通过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并考虑到溶剂的影响,应用PCM模型,对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缓蚀性能与分子结构关系进行了研究,用Fukui指数分析了分子中反应活性位点,结果表明5种分子均为存在共轭体系的平面分子,2-SH-BI易于垂直吸附在金属表面,缓蚀效率与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量EHOMO、能隙ΔE、分子化学硬度η、偶极距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008年05期 No.103 320-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易华;张欣;
应用聚硅纳米材料在油田注水井中降压增注的室内实验表明,纳米聚硅材料能够改变岩石润湿性、提高水相相对渗透率,同时说明聚硅材料易吸附于岩石表面能改变界面性质,其强憎水特性能够驱替吸附在孔隙内表面的水膜,扩大孔径.所以纳米聚硅材料能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8年05期 No.103 325-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丽娟;田玫;崔瑞海;张恒彬;臧宏瑛;
利用线性伏安法和恒电流电解法研究了苯酚在Ti/PbO2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反应,通过电氧化过程中反应物和中间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研究了苯酚在Ti/PbO2电极上电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实验发现,Ti/PbO2电极对水溶液中苯酚的电氧化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25℃时,对初始浓度为2 mmol/L的苯酚水溶液,恒定电流密度为50 mA/cm2,电解3 h,苯酚转化率为98.02%,有机碳去除率为54.36%.苯酚在Ti/PbO2电极上电催化氧化要经过对苯二酚或邻苯二酚、对苯醌、反丁烯二酸和草酸,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历程.第一步反应苯酚转化的主产物是对苯二酚.对苯二酚转化为苯醌和苯醌转化为反丁烯二酸的反应为慢反应,反丁烯二酸转化为草酸的反应为快反应.
2008年05期 No.103 32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闫静;陈芳;王洪杰;张基庆;贾桂芝;
通过三氯锗仿与抗坏血酸分子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锗倍半氧化物,产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及UV光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实验表明合成物对小鼠S-180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008年05期 No.103 33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文兰;尚庆坤;郑伟;于辉;张雅斌;李国强;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稀土离子Er3+-Yb3+共掺杂的纳米TiO2晶体粉末,利用XRD,UV-VIS吸收光谱及上转换发射光谱对其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以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为实验菌株,以980 nm激光为激发光源,考察了室温下Er3+-Yb3+共掺杂纳米TiO2的光催化杀菌性能.结果表明,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TiO2可以通过上转换发光的途径增加TiO2对可见光的利用率,从而实现TiO2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范围的光催化氧化杀菌作用.
2008年05期 No.103 337-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孟繁宗;王东来;翟玉春;
在亲水性Fe3O4磁流体中,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光化学方法在水溶液体系中首先合成磁性聚甲基丙烯酸(PMAA)微球,进而在60℃下PMAA与稀土元素Dy离子反应合成具有荧光特性的磁性微球(FMPMs).运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光子相关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分别对微球的磁性能,平均水合粒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荧光磁性高分子微球有超顺磁性,呈很好的球形,表面含有丰富的稀土羧酸盐.
2008年05期 No.103 34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龙小柱;王长松;田彦文;马志研;邢宇翔;
以1,3-丁二醇、柠檬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以1,3-丁二醇为核心的柠檬酸-1,3-丁二醇-柠檬酸(CBC)爪状物小分子;再用酯化反应依次与带有功能化集团的硬酯酸、十六醇接枝合成了多元酯类爪形大分子柠檬酸-1,3-丁二醇-柠檬酸-硬酯酸-十六醇(CBC-SH).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明合成的CBC和CBC-SH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相吻合.元素分析确定了CBC和CBC-SH的化学组成依次为C16H22O14和C98H184O15.合成的CBC-SH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将CBC-SH按600μg/g的加剂量添加到不同的轻柴油中,柴油的冷滤点可降低6℃.
2008年05期 No.103 346-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莲;孙海霞;
利用C—O键上C原子电荷QC和分子所含C原子个数N作为醇分子结构描述符对其沸点Tb、在水中的溶解度SW及辛醇/水分配系数(Kow)进行了QSPR研究.QC的计算采用Chemoffice 8.0中的MOPAC-AM1量子化学法,容易获取,它表征了醇分子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结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醇分子的Tb,-lgSW,lgKow都随分子所含C原子数N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O键上C原子电荷QC的增大而减小,复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MOPAC-AM1方法计算的量化参数QC用于与脂肪醇的水溶解性关联优于分子连接性指数.
2008年05期 No.103 35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超;司伟;范世华;
以丙烯酸为聚合单体,TMPTA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咪草烟为模板分子,采用在低温光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对咪草烟分子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IR和HPLC表征,咪草烟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咪草烟分子具有良好的识别作用.
2008年05期 No.103 35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曹七林;
以金属铁板为电极材料,采用去离子水为液相介质,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得到了均一的FeOOH纳米片.通过调节反应时间等条件,在阳极板上得到了由均一的Fe3O4纳米粒子构成的立方晶体粒子膜.在继续增加反应时间的条件下,制备出由长约10μm,宽度约400 nm的FeOOH纳米棒组成的微米级绒球,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2008年05期 No.103 36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