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慧颖;孔维肖;陈春霞;
聚乳酸(PLA)在冷结晶条件下进行不同应变的拉伸处理,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和动态力学(DMA)测试,对PLA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经冷结晶拉伸处理后链段运动的松弛时间减少,结晶性能得到改善,拉伸温度对体系结晶度的影响要大于拉伸应变对结晶度的影响.冷结晶处理温度为85℃时,拉伸形变为15%的PLA结晶度最高.而在55℃和65℃冷结晶温度下,体系的结晶度随拉伸应变增大到10%出现最大值,而后随应变继续增加结晶度减小.玻璃化转变温度及以下条件下的冷结晶处理使得晶粒尺寸随应变的增加而降低,而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条件下的冷结晶处理晶粒尺寸基本随应变增大而增加.DMA测试不同条件下拉伸热处理的PLA的存储模量在黏弹区的大小和结晶度有直接关系;在玻璃区的存储模量则主要取决于非晶区的取向程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及以下条件下的冷结晶处理使得PLA的玻璃区的存储模量在较小的应变条件下降低,而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冷结晶处理使得玻璃区的PLA的存储模量在较大的应变条件下降低.
2019年04期 v.35;No.168 265-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任冬梅;黄醒;赵岷;
采用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若干含咔唑基吡嗪衍生物的二阶NLO性质和电子光谱.结果表明,分子的二阶NLO系数(βtot)与极化率(α)成正比关系,并且取代基吸电子强度的增加以及芳香杂环的引入可以明显提高分子的二阶NLO活性.当以丙基为供体,三氰基苯乙烯基为受体,并用吡咯环代替苯环时,显示了较大的NLO活性和良好的透光性,研究体系在NLO材料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9年04期 v.35;No.168 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启慧;周新宇;单驿轩;高汉良;刘岩;
利用量子点配体与巯基硅烷之间的配体交换,将量子点掺杂在二氧化硅微球内,保证微球的荧光特性,同时微球表面覆盖的大量巯基用于对重金属离子(Cu2+,Pb2+)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直径在1μm左右的荧光微球,最大吸附量能够大于100mg·g-1,平衡吸附时间为1min,且随着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增加,荧光强度降低,可通过监测微球的荧光强度,得到微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因此,该荧光微球是一种良好的重金属离子传感吸附剂.
2019年04期 v.35;No.168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于辉;杨连娟;
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计算结合自由能MM/PBSA方法,对爱拉斯汀(Erastin与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计算的结合自由能与实验值一致,确定了Erastin与VDAC1的结合位点和涉及相互作用重要氨基酸残基,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推测Erastin通过直接与VDAC1的N端相互作用来调节通道离子的通透性.
2019年04期 v.35;No.168 282-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樊禹;李香丹;王磊;
设计合成了1种可形变多肽纳米材料,其多肽序列为BP-KLVFF-SWTLYTPSGQSK,并对其能否在Ca2+存在下进行形貌转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验证了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多肽分子的聚集程度增加.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验证了在Ca2+溶液中纳米颗粒转变为纳米纤维,没有Ca2+的存在下,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粒径逐渐减小,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观察到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存在.从而验证了Ca2+对多肽的形貌调控效果.
2019年04期 v.35;No.168 287-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琪;刘莎莎;李海岩;王振青;杨英;刘百军;
通过离子交换制备了磷钨酸的酸式盐M2/xHPW(M=Ce,Mg,Zn和Ni;x代表M离子的价态),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无定型硅铝(ASA)负载型M2/xHPW/ASA催化剂.利用透射电镜、吸附吡啶红外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考察了催化剂对甘油气相脱水制丙烯醛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部分交换质子可抑制M2/xHPW在ASA表面的聚集,并提高催化剂的总酸量和B酸酸量.随着M离子半径和电负性的增大,M2/xHPW/ASA催化剂的总酸量和B酸酸量增多.其中总酸量和B酸酸量最多的Ce2/3HPW/ASA的反应性能最好,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选择性分别达到83.8%和81.0%.离子交换主要通过改变酸性影响M2/xHPW/ASA催化剂的甘油气相脱水性能.
2019年04期 v.35;No.168 292-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瑞娟;钟坚海;郎小玲;谢桂香;张冬;
以醋酸锌和聚乙二醇-400为原料,合成了ZnO纳米片,采用XRD和S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将ZnO滴涂在自制铅笔芯电极(PGE)表面上,制成ZnO修饰铅笔芯电极(ZnO/PGE),探究其在0.0~-1.5V电位范围内于0.1mol·L-1 NaOH溶液中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基于抗坏血酸对ZnO电化学发光强度的湮灭作用,建立了一种测量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抗坏血酸的浓度在2.0×10-7~8.0×10-5 mol·L-1时,发光强度和抗坏血酸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检测上限为1.0×10-7 mol·L-1.对市售维生素C片所含抗坏血酸的量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7.7%~107.4%.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较低等优点.
2019年04期 v.35;No.168 298-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作慧;段慧娟;崔子祥;薛永强;赵晋忠;余少艳;
通过探索香茅精油微乳液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能与抑菌活性进行评价.对比拟三元相图中微乳液区域的面积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其质量比(Km)对香茅精油微乳液制备过程的影响.实验测定微乳液的外观性状、稳定性、粒径、透明温度区间和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选用吐温-80,助表面活性剂选用无水乙醇,Km=1.5的香茅精油微乳液增溶效果最好.香茅精油微乳液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分散体系,透明温度位于-5℃~71℃,粒径大多处于40~60nm,抑菌性能显著.该研究为蔬菜绿色农药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019年04期 v.35;No.168 304-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1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刘斌;徐小娜;仝红娟;朱周静;左振宇;
以廉价易得的方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再与L-脯氨醇发生氨解反应,得到具有C2对称结构的手性L-脯氨醇方酰胺(分子式:C_(14)H_20N_2O_4),两步反应总收率67.5%.其结构经FT-IR、1 H NMR、13 C NMR、ESI-HRMS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确证.该晶体属于斜方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07 04(12)nm,b=0.901 36(13)nm,c=2.059 6(3)nm,α=β=γ=90.00°,V=1.498 2(4)nm3,Z=4,Dc=1.323g·cm-3,μ=0.100 mm-1,F(000)=640,最终残差因子R1=0.042 9,wR2=0.103 9.
2019年04期 v.35;No.168 312-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艾力江·吐尔地;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马木提江·吐尔逊;张玉才;依斯看达尔·吾布力艾山;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小尺寸、可见光响应的La~(3+)和Nd~(3+)离子共掺杂的BiOCl纳米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法等方法对纳米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并运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技术检测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产生的·OH自由基.结果表明,适当比例的La~(3+)和Nd~(3+)离子共掺杂BiOCl时,不仅有效控制了BiOCl∶La~(3+)/Nd~(3+)的粒径,而且明显提高了BiOCl的光催化活性,其光吸收范围拓展到600nm左右.用氙灯对RhB进行光催化降解时,BiOCl∶La~(3+)/Nd~(3+)的光催化效率达到98.2%,明显高于BiOCl,BiOCl∶La~(3+)和BiOCl∶Nd~(3+)的光催化效率.
2019年04期 v.35;No.168 318-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卞贺;王乾;王彩红;徐斌;张士国;
采用B3LYP-D3理论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钛硅分子筛TS-1/H_2O_2体系形成的钛氧活性中间体结构,探讨了H_2O,NH_3和CH_4在Ti中心的吸附作用,并比较了不同分子吸附对几何构型和电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架Ti中心与H_2O_2作用生成Ti-η1-OOH和Ti-η2-OOH 2种钛氧活性中间体,吸附作用力大小为Ti-η1-OOH> Ti-η2-OOH,不同分子的吸附能力顺序为NH_3> H_2O> CH_4.NPA电荷分析表明,Ti-η1-OOH中Ti原子的正电性大于Ti-η_2-OOH,和吸附能力大小一致,活性中心吸附小分子后Oα正电性有所降低.
2019年04期 v.35;No.168 324-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毅丽;贺润丽;史泽天;
利用玫瑰花中花青素作为显色剂,建立玫瑰花青素-铁(Ⅲ)显色体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产地黄芪中铁的含量.采用甲醇作为花青素提取剂,以pH=9.18(25℃)的硼砂pH缓冲剂调节pH,pH在7.00~8.90玫瑰花青素能与铁(Ⅲ)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40.0nm,摩尔吸收系数为2.03×103L·mol-1·cm-1,与玫瑰花青素最大吸收波长相差73.0nm,最佳显色时间为超声15min,放置10min,显色剂用量为16.0mL,测得河北安国、甘肃陇西、山西应县、山西浑源黄芪中铁的含量依次为83.13,81.24,55.55和54.79μg·g-1.Fe(Ⅲ)含量在4~24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2,定量检出限为0.861mg·L-1,测定黄芪中微量铁的加样回收率为98.38%~101.5%,该方法可普遍用于植物中铁的含量测定.
2019年04期 v.35;No.168 330-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淑贤;陆洪军;邱洪斌;张云杰;郭英雪;张秀梅;
1个新型的具有类风车结构的多酸基复合物(H3K(bix)2(SiMo12O40)·5H2O,简写为KbixSiMo12,bix为1,3-双(咪唑-1-甲基)苯)及其聚吡咯包埋的纳米复合材料(KbixSiMo12/PPy)被成功地制备.该系列材料对过氧化氢(H_2O_2)的催化检测试验结果表明,KbixSiMo12/PPy过氧化物类酶活性大约是KbixSiMo12和PPy活性的2.5倍,且KbixSiMo12对H_2O_2的检测区间为1~80μmol·L-1,检测限为1.8μmol·L-1;KbixSiMo12/PPy对H_2O_2的检测区间为1~80μmol·L-1,检测限为1.07μmol·L-1.这个工作为筛选出高效的多酸基生物小分子传感材料、开发出新型的生物小分子传感器提供了新的途径.
2019年04期 v.35;No.168 337-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边江鱼;杨宇;岳淑美;张敏;
基于对称性破损态方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运用不同方法和基组,对典型的μ1,1-N3铁磁性双核Ni(Ⅱ)配合物[L1 Ni_2(N_3)](NO_3)2(1)和μ1,3-N3反铁磁性双核Ni(Ⅱ)配合物[L_2Ni_2(N_3)](ClO_4)_2(2)的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化密度泛函方法能够准确描述2个配合物的磁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很好.配合物1中单占据分子轨道(SOMOs)能量劈裂较小,表现为近简并,有利于铁磁耦合相互作用;配合物2中SOMOs能量劈裂较大,导致反铁磁性相互作用.配合物1中存在2条磁通道,其中pyrazolate配体的N原子间存在p轨道重叠,有利于反铁磁相互作用,叠氮基和金属Ni中心之间为正交磁轨道,有利于铁磁相互作用,2个磁通道作用的总结果使得体系宏观上显示为弱铁磁性;配合物2中,2条磁通道的配体pyrazolate和叠氮基中的N原子之间都存在p轨道重叠,导致反铁磁耦合.
2019年04期 v.35;No.168 343-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名;姚婉娟;盖爽爽;蒋才云;
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与质谱验证,得出人血清白蛋白分子仅能结合1个芹菜素分子;分子对接理论计算发现,芹菜素分子结合在人血清白蛋白的ⅡA亚域中.
2019年04期 v.35;No.168 350-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